华师大本科生在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再创佳绩

发布日期: 2022-09-23   作者:  浏览次数: 1283

近日,2022年(第15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落下帷幕,我校在本届大赛中共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和三等奖5学校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

大赛自启动以来,全国高校师生热情参与,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近850所院校的6611支队伍报名参赛,最终评定出国奖获奖作品4506件,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94件、二等奖1554件、三等奖2658件。

  由教育学部教师钱冬明、数据科学院与工程学院教师陈志云指导,史星恒(经济与管理学部,2020级)、王子琪(传播学院,2018级)和盛童(经济与管理学部,2020级)三名本科生的作品《生物微课堂—人体体温调节》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作品将高中生物的知识难点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相联系,致力于用生动形象的画面与通俗易懂的语言辅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预习、复习和拓展兴趣的渠道。同时,团队结合近期时事,希望该作品可以帮助社会普及失温自救知识和树立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为了使作品深入人心,团队在开头使用了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农夫与蛇》自然引入教学主题,并采用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教学进程。作品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了动手实践部分,希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团队创设多处情境,带动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更能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在让作品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同时,团队也时刻牢记微课的功能性意义,力求不炫技、不冗余,为高效传授知识而服务。

  由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艳教师指导,经济与管理学部本科生张欣(2019级)、明玥(2019级)、万思贤(2019级)的作品《寰宇·广汉三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三星堆遗址自1929年首次发现以来,已出土12000余件文物,并且每一轮的考古挖掘都有新发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类对古蜀文明的探索从未停止。但是现有三星堆相关资料多为文献、视频、新闻等形式,专业性较强,大众性及传播性较弱。该作品通过对大量考古原文献进行翻阅整理,用画板将晦涩难懂的三星堆考古信息进行可视化,以真实情景重演的MG动画形象生动地向大众展现古蜀文明的点滴。动画中三星堆相关素材,如人物、禽鸟、太阳、云、神树、背景纹路等均基于三星堆、金沙遗址文物在AI中手绘复原。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简称4C)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软件工程、大学计算机课程、文科计算机基础等多个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创办,迄今已举办15届,是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榜单赛事之一,是我国计算机类影响力最大、参与面最广的创新创业竞赛之一。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在教务处的支持与指导下,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组织该项赛事。为激发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水平,学校每年9-10月份举办校级赛事,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市赛和国赛。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及时组织学生报名,安排选题内容指导、赛事讲解与答辩指导,组织校内专家认真评审作品,为大赛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在学院和广大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在比赛中屡获佳绩。

再次恭喜获奖的同学们,据悉,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将于10月启动,届时欢迎全校各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