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学科竞赛。该竞赛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意在激发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
今年是我校首次组织参加这一竞赛。受学校教务处委托,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了竞赛的校内组织与选拔工作。学院成立了竞赛工作小组,负责竞赛的组织、辅导和评审工作。特别邀请校内外专家共同评审,最终推荐地理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共10个项目申报全国大赛。经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作品“基于湿地的碳中和装置”(陈雪初老师指导)和“基于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及效益探究其绿色发展前景”(刘敏老师指导)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实现了大赛参与和获奖零的突破。
大赛前期,为更好地指导我校学生备赛,于4月15日举行了“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经验交流讲座,邀请上海电力大学闫霆老师分享了指导“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作品的经验心得,并提出了如何备赛的宝贵建议。
闫霆老师分享指导和备赛经验
收到参赛作品后,组织了竞赛作品答辩和评审指导,特邀拥有丰富竞赛经验的同济大学王学江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徐震原副教授莅临指导。两位老师均先后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特等奖。评审过程中,专家们对参赛作品提出了针对性的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并特别强调参赛作品要紧扣节能减排主题。经专家评审,评选出校内获奖作品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3件和优秀奖2件,校内获奖作品均被推荐申报全国大赛。
答辩评审现场照片
通过承办本次校内预选赛,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积累了筹备经验,并为来年组织本项大赛指明了方向。学院将开展系列竞赛指导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用,提升我校学生的科学研究、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欢迎全校同学积极参加明年的竞赛!
第十四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华东师范大学校内预选赛获奖名单
项目名称 | 项目成员 | 指导老师 | 奖项 |
基于湿地的碳中和装置 | 赵鑫盟、赵明明、吴菲儿、 张晓涵、丁睿、戴禹杭 | 陈雪初 | 一等奖 |
基于我国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市场及效益调研探究其 绿色发展前景 | 奥固孜、吴凯、袁鑫钰、 裘世唯、吾提库尔·沙克尔江、陈思羽、梁宇杰 | 刘敏 | 一等奖 |
从中国传统农业中寻找控污减排之道——一种兼备控污减排效果的生态陂塘系统 | 盛世雯、张嘉泓、刘征逸 | 陈雪初、陈小勇 | 二等奖 |
“小绿肥”——新型秸秆 炭基肥料在花卉种植中的 应用 | 王凯男、程蕾、刘殊嘉、 张晓彤、张树栋、侯进菊 | 张秋卓 | 二等奖 |
光电耦合自驱动型微生物 电催化CO2捕获与高值品 精炼转化装备 | 张衷译、李万江、张意志、 张瑞良、王越、王娜 | 甄广印 | 二等奖 |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与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调查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 龙欣欣、钱丽丽、于淼、 吴翊平 | 韩骥 | 三等奖 |
一种用三维电化学法高效 降解及资源化利用废瓶级 PET塑料的技术 | 郝加倩、刘文龙、彭品、 曾杰亮、王周艳、郑晓洁 | 李秀艳 | 三等奖 |
碳中和友好型多功能 反硝化滤料 | 陈哲洋、魏行、张真、 杜嘉慧、蒋征 | 何岩 | 三等奖 |
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土壤 重金属污染分布影响研究 | 璩伟卿 | 无 | 优秀奖 |
伞套鞋套一体化节能雨伞 | 符裕、李小蝶、侯美茹、 李嘉琳、方淑慧 | 王兆慧、路葵 | 优秀奖 |
文:何岩吴丹 图: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