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我校师生赴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参加“第四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该论坛由上海市教委主办,旨在促进沪上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参加本次论坛的共有沪上25所高校师生。
为提高上海市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推动上海市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上海市教委自2007年起实施以“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为原则的“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截止2015年,“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已累计投入近2亿元,资助项目近2万项,受益学生4万余名,参与高校扩展到25所(其中有17所从2012年起也参加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第四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基于近两年的“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遴选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报告72篇、项目展板作品75块和教师优秀论文33篇。
“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是展示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一次盛会,我校经院系推荐和教务处遴选,共向第四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推荐教师论文2篇、创新报告2篇、创业报告一篇和项目展板作品三块。
论坛当天分上午、下午两场,其中上午是分会场报告、下午是论坛大会及颁奖仪式。在上午的分会场报告中,72篇创新创业项目报告分成9个分会场,由项目负责人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研究体会。每个分会场除有三位点评专家外,还邀请项目指导教师作评委老师,共同对报告项目进行点评,最后综合报告人的现场表现、项目独立性和创新性,每个分会场评出2篇“最佳报告”。
对于本次论坛,我校师生积极准备,认真对待,在论坛举办时充分展示自己,最终获得不错的成绩。其中获得的主要奖项有:
奖项名称 | 获奖院系 | 获奖人 | 获奖论文/报告 |
教师优秀论文奖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濮晓龙、张路一 | 《提升金融与统计学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陈波 | 《本科生科创训练计划项目实践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 |
优秀指导教师 |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 李先春 | 指导程露团队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施国跃、张闽 | 指导陆凌飞同学 |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张慕濒 | 指导顾诗怡团队 | |
最佳报告奖 |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 程露、官漱尘、范莹 | 《负性情绪启动诱导的短视决策行为与时间知觉的改变有关》 |
优秀报告奖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陆凌飞 | 《基于Hoechst 染料“分子信标”的H2O2及葡萄糖可视化荧光检测》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顾诗怡、高培鑫、章梦华、章一涵、彭斐然、 | 《华东师范大学袋鼠二手书店》 | |
优秀论文奖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朱煜琳、李东阳、董昊天、张颂怡、刘逸铭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档缴费模式的研究——基于浙江省的调查研究》 |
地理科学学院 | 晏艺真、姚飞、蔡之滨 | 《植物叶图像特征分析和分类检索》 | |
经济与管理学部 | 梁盈滢、张煊宜、张嘉晔 | 《农业保险的风险区划研究——基于GIS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是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包含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和校级大夏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其中校级项目又分为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教育教学研习项目以及科学商店实践项目三类。为规范大学生科研创新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培养单位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我校实施学校和各培养单位科创工作的二级管理机制,形成了独具师大特点的“本科生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管理工作团队”。本次获奖的张路一老师、陈波老师等,他们都是我校科创管理工作团队中的成员,多年的科创管理工作,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科创管理模式,他们把自己的科创管理体会和感悟写入文章中,向上海市各高校的科创管理工作者们分享交流。华师大本科生科创工作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广大老师的支持和付出,本届论坛中获奖的李先春老师、张慕濒老师、施国跃、张闽老师等,他们都曾指导过大
量的本科生科创实践,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示了对师大学子人人都有科创体验、人人都能科创实践的支持。我们期待着有越来越多的师大人为师大的本科生科创工作添砖加瓦。
论坛举办期间,副校长郭为禄、教务处处长雷启立赴现场为参加论坛的学生加油打气,并参与了主论坛及颁奖仪式。他们肯定了我校本科生科创工作取得的成绩,也对华师大的科创发展寄予了厚望。对于即将在我校举办的“创新创业教育周”,他们呼吁更多的师大老师、学子能够积极支持和参加;也期待各院系能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积极投入,展现各院系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成果,分享各院系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应对和经验。